01制造端价格逆势一涨再涨光伏制造端掀起新一轮涨价潮。
同时,全球供应链的地域集中程度也带来了潜在的挑战,政府需要解决这些问题。他们指出:根据在建的制造产能,中国在全球多晶硅、硅锭和硅片生产中的份额将很快达到近95%。
至于多晶硅供应商,目前约有11%处于高破产风险中,而另外估计49%为中风险。IEA的分析师强调:中国在降低全球太阳能光伏的成本方面发挥了作用,对清洁能源转型有多种贡献。在任何全球供应链中,这种集中程度意味着相当大的脆弱性;太阳能光伏也不例外。国际能源署(IEA)透露,在全球经营太阳能组件制造业务的综合性企业中,超三成处于中度或高度破产风险国际能源署(IEA)透露,在全球经营太阳能组件制造业务的综合性企业中,超三成处于中度或高度破产风险。
根据他们的估计,到2025年,世界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。报告说:如果有竞争力的公司破产,可能会导致更广泛的价格上涨和供应影响,此外还有补贴损失。另外,报告预测,中国生产的多晶硅占世界总产能的份额将很快上升至95%。
但是,IEA指出:任何全球供应链的集中都代表着相当大的脆弱性。IEA在一份报告中建议,到2030年,世界需要将目前的光伏产业的产能翻一番,这一增长目标涵盖了全产业链,包括多晶硅、硅锭、晶圆、电池和模块。如果发生事故或者自然灾害,可能将对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产生负面影响,也就是说,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。截至2021年,中国拥有占世界总量79%的多晶硅产能,其中有42%位于中国的新疆。
因此,欧盟光伏行业的行业组织SolarPowerEurope表示,如果欧盟不能克服这些短期障碍的话,那么欧盟此前设定的到2030年达到1000吉瓦的光伏发电目标恐怕将难以完成。今年3月31日,欧盟能源专员就曾表示,欧盟委员会将不惜一切代价重建欧洲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造业,从而使欧盟减轻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。
尽管美国的光伏制造业规模有限,但是在太阳能项目开放、安装和建设等领域,美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雄厚的实力。6月6日,美国总统拜登宣布,将豁免产自东南亚4国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,该政策将持续2年。而欧盟尽管也意识到了光伏产业的重要性,但是在多重阻碍下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但是,欧盟各国工业用电价格居高不下,而晶圆生产恰好需要大量的电力,这就使欧盟生产的晶圆成本高、竞争力低
尽管美国的光伏制造业规模有限,但是在太阳能项目开放、安装和建设等领域,美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雄厚的实力。另外,报告预测,中国生产的多晶硅占世界总产能的份额将很快上升至95%。因此,欧盟光伏行业的行业组织SolarPowerEurope表示,如果欧盟不能克服这些短期障碍的话,那么欧盟此前设定的到2030年达到1000吉瓦的光伏发电目标恐怕将难以完成。而欧盟尽管也意识到了光伏产业的重要性,但是在多重阻碍下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因此,IEA执行董事FatihBirol认为,世界各国政府如果采取必要的多样化措施,这种风险就将会得到解决。此前,美国商务部对这4国所产太阳能电池板展开贸易保护调查,该调查或许会导致240%的追溯关税,并且危及美国80%的太阳能建设项目。
今年3月31日,欧盟能源专员就曾表示,欧盟委员会将不惜一切代价重建欧洲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造业,从而使欧盟减轻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。7月7日,国际能源署(IEA)在一份报告中表示,世界各国应该推进光伏产业布局的多元化进程,保证供应链安全,并且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。
截至2021年,中国拥有占世界总量79%的多晶硅产能,其中有42%位于中国的新疆。但是,欧盟各国工业用电价格居高不下,而晶圆生产恰好需要大量的电力,这就使欧盟生产的晶圆成本高、竞争力低。目前,只有瑞典的工业用电价格可以和中国相比。IEA表示,得益于中国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投资,太阳能(8.480, 0.33, 4.05%)发电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地区最便宜的发电方式。另外,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短缺也加剧了各国对于能源转型的需求。IEA在一份报告中建议,到2030年,世界需要将目前的光伏产业的产能翻一番,这一增长目标涵盖了全产业链,包括多晶硅、硅锭、晶圆、电池和模块。
但是,IEA指出:任何全球供应链的集中都代表着相当大的脆弱性。尽管有行业人士批评拜登此举影响了美国国内的太阳能制造业,但是总体来说,此举有利于美国光伏行业。
如果发生事故或者自然灾害,可能将对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产生负面影响,也就是说,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。另外,欧盟还面临安装人员短缺、行业许可难以获得以及设备不足等问题。
6月6日,美国总统拜登宣布,将豁免产自东南亚4国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,该政策将持续2年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06年,当前硅料行业发展与十几年前拥硅为王时代景象何其相似,各路资本先后涌入硅料环节,企业纷纷投向多晶硅赛道。
值得关注的是,南玻A此次瞄准N型技术,欲投产的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按照N型电池对高纯晶硅的品质需求进行顶层设计。此次大手笔投资公告发出之后,江苏阳光也立即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,追问220亿元投资的可实现性等。2020年初,韩国多晶硅龙头企业OCI宣布关闭韩国两家不具竞争能力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工厂,仅保留马来西亚工厂。而最终,多晶硅料将会从供不应求走向过剩,随着一轮又一轮洗牌,不具成本竞争实力的企业必将惨遭淘汰。
与之呼应的是,在市场供应紧张带来的巨大利润驱动下,曾经的硅料企业如雨后春笋般,以更加激进的扩张热情重返硅料赛道。根据CPIA预测,2022-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为28%、14%、10%、10%,对应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18、248、273、300GW,显然多晶硅未来供应过剩局面将不可避免,淘汰赛即将开启,在新一轮洗牌大潮下,谁又能在考验中胜出?。
与此同时,通威、协鑫、大全、新特能源、亚洲硅业五大龙头企业不断加速产能扩张,稳固龙头领先地位,而吉利、宝丰集团、清电能源、亚王能源集团等企业正跨界赶来,多晶硅赛道烈火烹油般热闹,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,这都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的竞争,抢先投产的企业将享受市场带来的红利。2021年中旬,有消息称OCI正考虑将其在马来西亚的多晶硅工厂从现在的3万吨扩产至9.5万吨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合盛硅业此次投资不仅具备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,此前公司曾拥有1500吨产能的多晶硅工厂,具备在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。挪威老牌多晶硅生产商REC,因流动资金问题以及中美贸易战影响在2019年关闭工厂。
对于南玻A这支老牌光伏玻璃企业来说,多晶硅一直是企业欲打造光伏全产业链中的核心一环。2015年南玻持续加码,再投9亿元扩产3000吨超纯电子级多晶硅和2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。此后,又因欧美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,多晶硅再度遇挫连续亏损,2013年宁夏阳光硅业破产,慢慢淡出了行业视线。早在2005年多晶硅价格开始大涨,南玻A已开始筹建高纯晶硅产线,2年后15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,正式拉开了企业多晶硅产业序幕。
杀回硅料首当其冲的便是光伏老兵南玻A,此次携更猛烈的扩产规划,再度杀回多晶硅赛道。直到2022年一季度南玻A宣布复产,并再次追加2亿元投资建成1万吨高纯晶硅产能,叠加拟投建的5万吨产能,这意味着以上产能落地后,南玻A多晶硅产能将达到6万吨。
然而,2008年因金融危机国际多晶硅价格断崖式下跌,宁夏阳光因迟迟没有投产,错过了此前多晶的价格高峰。新一轮光伏洗牌欲来老兵重回战场,或打造一体化产能,或拓展规模成本优势、或押注下一代技术,显得信心十足。
同南玻一样,江苏阳光也同样看中多晶硅发展风口,并以更为浩大的声势再度进军,意欲打造光伏全产业链。而2023年硅料市场供应再度加码,四川永祥12万吨、大全10万吨、亚洲硅业三期4万吨,合盛硅业约10万吨,宝丰、润阳和晶诺约15万吨新增产能将密集释放。